1. 營養的定義和重要性

  • A. 營養學的定義與重要性
    1. 定義:營養學是研究食物的營養成分和飲食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科學。也定義為營養是指攝取、消化、吸收、利用和代謝食物物質的過程,以及這些過程與生長、發育、衰老、疾病和康復的關係。

    2. 重要性(健康維持): 營養是生命活動的基礎。營養對人體的生長、發育、衰老、疾病和康復具有重要的影響。
    2.1 營養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。人體的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營養素,如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等。
    2.2營養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。人體的能量代謝需要大量的營養素,如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質等。
    2.3營養是人體抵禦疾病的重要防線。良好的營養狀況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,減少疾病的發生。
    2.4營養是人體康復的重要保障。良好的營養狀況可以促進人體的康復,提高生活質量。

    3. 疾病預防:了解營養可以幫助預防多種與飲食相關的疾病,如心臟病、糖尿病、肥胖和某些癌症

    4. 慢性病管理:適當的營養支持可用於管理慢性病。
     
  • B. 營養學與健康
    1. 個體健康:個體的身體結構和功能受飲食質量直接影響。
    2. 公共衛生:良好的營養對整個社會的健康和經濟都至關重要。
    3. 生活質量:營養直接與生活質量相關,包括體重控制、能量水平和整體幸福感。
     
  • C. 營養素的分類與功能
    1. 基本營養素:介紹五大類基本營養素(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)及水。
    2. 碳水化合物:提供能量,是腦和紅血球的主要能量來源。 3. 脂肪:是能量的高密度來源,同時是細胞構造和激素生產的必要成分。
    4. 蛋白質:構成身體組織的基本組件,對免疫系統、酶、激素功能至關重要。
    5. 維生素和礦物質:支持身體從骨骼健康到視力的多種生物功能。
    6. 水:作為身體函數不可或缺的組件,參與溫度調節、營養物質運輸和廢物排除。

2. 影響營養的因素

影響營養的因素有很多,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年齡:不同年齡的人對營養素的需求不同。嬰幼兒、青少年、孕婦、哺乳期婦女和老年人對營養素的需求都比較特殊。
  • 性別:男性和女性對營養素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。例如,男性通常需要更多的能量,而女性則需要更多的鐵。
  • 生理狀態:人體的生理狀態會影響對營養素的需求。例如,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對營養素的需求會增加。
  • 疾病:疾病會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,從而影響營養素的利用。
  • 生活方式:不良的生活方式,如吸煙、酗酒、久坐等,會影響營養素的攝入和利用。